守一方山水、护一方百姓。
(资料图)
位于秦岭腹地、丹江河畔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法院沙河子人民法庭,近年来坚持把“依法审慎、注重修复,刚柔并济、高效便捷”的工作思路贯穿家事审判全过程,用好防、疏、融“三字诀”,以“小法庭”诠释司法为民“大情怀”,先后荣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十佳人民法庭”“三秦最美法庭”“陕西省枫桥式人民法庭”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
以“防”为先,纠纷调处多元化
“我坚决要求与儿子儿媳断绝关系,让他们给我赡养费。”2021年3月10日一大早,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紫荆村王某情绪激动地向法官说。
为妥善化解家庭纠纷,法庭首先向家事调查员——该村的村主任张某了解案件情况。经了解,王某的儿子儿媳因外出务工,希望王某能帮助照看孩子,而王某以身体不好不愿照看为由拒绝,双方因此产生矛盾,彼此心生隔阂,王某还曾因与儿媳发生肢体冲突向派出所报案。
考虑到本案矛盾较为突出,办案法官随即启动家事纠纷联动调处机制,联系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一起前往王某家就该案开展联调工作。经法官与其他工作人员商量,决定发挥各自特长,采取“背对背”方式,分别给双方做思想疏导工作。村主任从尊老爱幼的家风孝道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庭两所”的工作人员则从专业角度出发,联合释法、耐心说理。经过几个小时的悉心调解,双方最终打开心结、放下芥蒂,王某还当着众人面撤回了起诉。至此,一起因家庭琐事引发的苗头性纠纷被成功化解。
这只是沙河子法庭多元解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沙河子法庭主动融入沙河子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紧紧依靠当地党委领导,积极开展府院联动,不断健全与公安、检察、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的“法院+N”家事纠纷联动调处机制,不断强化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沟通联系,持续完善预防在先、专群结合、衔接配套、全面覆盖、线上线下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辖区内的网格化调解员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多元解纷、高效便民的诉源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近三年来邀请相关单位参与诉前调解案件253件,通过多主体参与、多资源利用、多途径处理家事纠纷,尽最大努力把家事矛盾化解在未发、消除在诉前。通过“随身法官”微信服务,两年来累计接受法律咨询、开展在线调解678件次,线上立案、开庭、送达共1000余次,最大限度提高诉讼效率,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2023年2月13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沙河子调研时,对法庭联合基层力量,共同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表示肯定。
诉源治理,普法先行。2020年以来,沙河子法庭坚持“德法共治”思路,通过移动宣传车、普法海报等媒介,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开展道德宣讲21场次,大力弘扬夫妻互敬、孝老爱亲等正确家庭价值观。将家事纠纷典型案例融入制作的微视频、微电影、普法小课堂,开展家事案件巡回审判324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防止类案”的法治宣传效果。
以“疏”为要,司法服务柔性化
走进沙河子法庭,映入眼帘的是一处400平方米的家事审判专区。沙发和茶几替代了法官座椅和审判台,卡牌上不再是符号化的“原告”“被告”,而是更具温情的“丈夫”“妻子”等称谓,亲情修复室、心理疏导室、亲子沟通室、家事主题文化长廊……各类功能区,一应俱全。
“我们以硬件设备提升软件效能,坚持‘温情、和谐、寓教、人性’理念,努力营造家的温暖和氛围。”沙河子法庭副庭长张瑞如是说。
家事审判要“面子”,更要“里子”。既要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强保障,也要在软件司法服务上做实功。
在一起涉未成年人抚养的离婚纠纷中,因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架,孩子变得胆小自闭。为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2023年2月10日上午,办案法官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孩子开展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师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引导下,她逐渐敞开心扉,说起了自己的“小秘密”……
这是沙河子法庭秉持案结事了与情感修复相融合的有益探索。为有效化解家事纠纷,沙河子法庭将“家事法官说服劝解”与“心理医生疏导干预”双管齐下,由家事法官学习、运用基本心理学知识,结合已有审判经验对当事人情绪状态进行预判,有针对性地开展劝解工作;同时聘请2名心理疏导师对需要心理矫治的当事人提供一对一疏导56次帮助解开“心里疙瘩”。
近年来,通过心理咨询师参与调解的家事案件超过64%,有效减轻了当事人心理负担,避免矛盾激化,促进当事人理性客观面对问题。
为更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沙河子法庭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2020年联合商州区妇联在法庭设立商州区妇联妇女儿童维权中心,组建具有法律、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经验的社会志愿者团队,开通12338维权热线,提供法律援助指导,对起诉有困难的妇女当事人予以减免缓诉讼费用,并推出《沙河子法庭家事网校》学习栏目,建立“一条热线解民忧、一项援助保权益、一次免单解忧愁、一个网校供学习、一次疏导调情绪”的“五个一”关爱机制,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最贴心的、最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法律帮助。
2020年以来,维权中心累计接待来信来电来访259件,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39人次,发放《家庭教育告知书》47份,借助一站式、专业化的维权服务平台,推进家事纠纷有效化解。真正做到让妇女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以“融”为纲,家事审判专业化
近年来,沙河子法庭多措并举,着力从队伍、制度、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家事审判工作的专业化。
一支高素质的家事审判队伍是做好家事审判工作的关键。沙河子法庭创新打造具有女性配比高、法官资历深、家事调解员素质高三大特点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家事调解员+书记员”多元一体审判模式,组建了由2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2名心理疏导师和371名家事调解员(调查员)组成的团队,不断推进家事审判团队专业化。
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你还记得对方的生日吗?你们是何时、在哪里相识的?什么时候开始夫妻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对方为你做过的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是沙河子法庭2019年推出的感情测评制度。通过让离婚案件的双方填写《离婚事宜调查问卷》,打破目前的“恨”,从记忆深处感念对方的“好”,最大限度唤醒夫妻感情,同时为审判人员处理案件提供思路。
近年来,在离婚案件的办理中,沙河子法庭充分发挥“救治”功能,加大感情测评、离婚冷静期应用,综合运用“劝、批、谈、教”等方式,从法治、人情、伦理、习俗等方面进行调解。
对处于冷静期、经调解和好及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组织双方签订《和谐家庭公约》,重构和谐家庭关系;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没有挽回余地的离婚案件,在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当判则判,避免家事矛盾进一步恶化。
沙河子法庭近三年共审结家事案件813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665件,调撤率达81.79%,最大限度促使家事矛盾实质性化解。
“案结”不一定“事了”。案件审结后,家庭矛盾是否消除?抚养权、探视权是否落实?抚养费、赡养费是否支付?等等问题不仅关系着判决内容的落实,也关乎每个家庭关系的和谐。
为此,沙河子法庭延伸司法服务,针对未判离、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涉未成年抚养的离婚纠纷以及老年人权益的分家析产等特殊案件建立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当事人,积极了解案件裁判后的现实情况、履行情况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巩固案件办理成果。2020年以来,共开展判后回访95余次,促进矛盾纠纷彻底解决。
标签: